In der Oper ist alles falsch
2 min readJul 28, 2020

--

半年前在網路的主要風向還是「大學自治、學校想收誰就收誰」、「反對的人自以為是高高在上/自己考不上中山嫉妒焦糖」、「怎麼入學不重要,有本事畢業才重要」;半年後雖然不缺「中山社會是好科系/有好師資」、「要洗學歷才不會洗文科碩士」這種欠缺聚焦能力的評論,但總算有願意正視問題核心的網路討論出現。

受限於生活經驗,我周邊多是傳統升學考試體制下的勝利者。求學過程中對於這種體制的篩選效度和疏漏之處心裡多少有一把尺。但制度改善的討論尚且需與片面的個人經驗保持一定距離,遑論當自己作為制度規則的制定者時,如何避免一體適用的公開制度淪為少數人利用權柄自我實現「個案正義」,更是社會科學基本的學養。

中山大學社會系碩士班的招生爭議,正出於系上教師不知是裝傻還是真不知地濫用大學自治所尊重的學術專業與學術紀律。在與不具報考資格的網路名人迭有網路互動之下、制訂出前無古人(今年不知是否可會有來者),與學術特質無關的報考資格。說師資多優秀、系所訓練多紮實都是多的,主事者早在願意為個案大開方便之門時斯文掃地。

至於說國外本來就這樣玩的,就不要說給在國外學術環境待過的人笑了。個別教授根本不關心、也自然無意抵觸系上行政規定。即使教授有收個別博士生的自由,也不可能迴避學則關於前階段學經歷資格的審查標準,條件式地以補完必要基礎學分、完成本地碩士學位後方收為博士生等許可形式更是常見 。把教授選才的自由直接抽換概念,為不合理的法規命令背書,除了自曝以論理和邏輯的缺陷護航以外不知有什麼值得稱頌?

中山社會的師資素享盛名無法正當化現在的爭議,反而只顯出中山社會的師資自甘墮落,把長久建立的系所聲譽和羽毛以臉書十萬粉絲追蹤,日後不論是刪除或修訂都騎虎難下為代價輕易踐踏掉。

--

--

In der Oper ist alles falsch
In der Oper ist alles falsch

Written by In der Oper ist alles falsch

Wahr sind nur die Wirkungen, die davon ausgehen.

No responses yet